《21世纪经济报道》是我常年订阅的报纸,之所以钟情于它,是因为这份财经类报纸常常让财经知识匮乏的我读得似懂非懂。
这情形就像一位自称酷爱阅读的人,如果被人发现经常读的是通俗的《故事会》,总会遭到一些人的耻笑;但如果读的是深奥的《资本论》,别说旁人,他自己立马就感觉变得“高大上”起来。所以,我订阅《21世纪经济报道》,既是为了长知识,更是为了涨姿势。
就是这样一份被我寄予厚望的报纸,最近却连续牵涉负面新闻。先是与该报同属一个报系的21世纪网和《理财周报》先后有多人涉嫌经济犯罪。随后,一个联合调查组于9月13日进驻21世纪报系。9月25日下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宣布免去21世纪报系总编辑沈灏和总经理陈东阳的职务,这两人也于同日被警方带走……
查阅沈灏和陈东阳的简历发现,两人都曾是《21世纪经济报道》高管,此后由单一媒体高管升任整个报系高管。两人权力应该更大了,是不是权力寻租导致他们最终落马目前不得而知,但据警方披露,此前被带走的报系相关人员主要涉嫌通过有偿新闻非法获取巨额利益。如今报系的两名领导也被警方带走,恐怕与这起特大新闻敲诈案件脱不了干系。
最近看到一则资料,说美国每年都有数百剧目在纽约百老汇上演,但《纽约时报》明确规定,负责文化新闻报道的记者一律不准接受免费票。如要看戏,可向部门负责人提出,报社出钱购买座位最好的票。
反观国内一些文化新闻记者,接受赠票实在是“小菜一碟”。每逢有重要演出,国内一些演出单位不仅会向一些知名媒体的记者赠票,甚至还专门邀请他们提前观看,住好、吃好、玩好当然是必须的配套,往返机票还得免费提供,临走则少不了再奉上价值不菲的礼品或红包。结果读者常常会发现,某部电影或者戏剧还未上演,一些媒体就纷纷刊文叫好,等大家信以为真买票观看之后,往往大呼上当!有人误以为是那些记者欣赏水平低,其实是演出单位买通媒体的手段“高”!
如果说报道文化新闻的某些记者所做的新闻还只是“小有偿”的话,像21世纪报系旗下某些媒体和记者做的新闻恐怕就属于“大有偿”了。据警方初步调查,21世纪网经常有目的地寻找上市公司或知名企业作为“目标”对象。对于愿意“合作”的企业,在收取高额“保护费”后,通过夸大正面事实或掩盖负面问题进行“正面报道”;对不与之合作的企业,则在21世纪网等平台发布负面报道,令其经营受影响或股价下跌。
虽然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我所订阅的《21世纪经济报道》同样涉嫌新闻敲诈,但同一报系媒体和其分管领导涉嫌的腐败问题,还是让我对该报系的这一品牌旗舰媒体产生了某种戒备,对像该报这类国内知名媒体的公信力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新闻创造价值”,这是《21世纪经济报道》在每天头版上刊登的口号。如果不花大力气根除国内新闻界存在的腐败现象,这句响亮的口号恐怕就该解释为虚假的有偿新闻给少数媒体和个人“创造”了不义之财。
对于公众,这样的新闻其实一钱不值!这样的媒体早晚会被唾弃!
凡夫(芜湖资深媒体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 27日下午,镜湖区图书馆第14期“英语角”活动如期举行。和平时不同的是,当天来参加活动的是芜湖百蕊幼儿园大班的20名小朋友和其他小读者,孩子们虽然年纪...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