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旻
2013年,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准确把握职能定位,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发挥各自优势,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更好地履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内务司法(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委员会:立足诚信芜湖建设
内务司法(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委员会开展了诚信芜湖建设的专项调研,全面了解芜湖市诚信建设的基本情况,针对芜湖市正在建设的社会信用征信体系的实际,提出了要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规范经济秩序,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软实力等建议,为常委会依法开展监督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
围绕社会救助等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实地察看和重点走访等方式,依法开展工作监督。听取和审议了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了专题调研。对法院2010年以来的执行工作情况开展了调研,提出了法院要围绕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完善由各相关部门和金融单位参与的联动执行工作机制,建立法院执行指挥中心,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有效化解执行难题等建议。
以“江淮普法行”为载体,推进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依法做好备案审查和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并成立了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工作专门小组,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提供了保障。
财政经济(预算)委员会:着眼经济平稳增长
深入开展计划和预算审查监督,加强对财政预决算的审查。比如在市人大常委会审查201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意见的报告时,财经委提前介入,针对今年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特点,对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要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推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使芜湖市三次产业比例更加协调。在日常工作中,财经委注重把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与审计监督工作衔接起来,及时掌握审计发现的问题,为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工作报告做好充分准备。
围绕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综合运用多种工作方式对经济工作进行监督,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包括对芜湖市首位产业推进情况、对江北产业集中区建设和发展情况开展调研,对“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进行初审等。围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开展了中小微企业经营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全市重点建设项目督查、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等专题调研。
农业农村委员会:围绕现代农业发展
始终把依法监督放在突出位置,紧紧围绕事关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和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开展监督工作。先后开展了森林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视察督查了青弋江分洪道等重点工程建设,并就有关问题跟踪督办。
紧紧围绕“三农”发展,开展了气象服务和防汛抗旱工作、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等专题调研。组织开展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情况调研,委员会成员赴芜湖县花桥镇复兴村传生家庭农场、湾沚镇金虎苗木基地、陶辛镇承村来宝家庭农场进行实地调研,听取了市农委、芜湖县政府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情况汇报,召开了有关单位和部分经营户座谈会,听取了意见和建议,推动芜湖市及各县区先后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培育新型农业体系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了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
努力营造农村青年创业氛围、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加强对创业过程的引导和支持。
城乡建设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关注城乡生态环境
围绕芜湖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任务,起草了《关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针对芜湖市在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宣传发动、创建工作实施方案、部分创建指标、申报前置条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市政府有关部门对调研报告中所反映的问题和建议表示认同,并表示在今后的创建工作中认真加以落实。
根据省、市人大常委会的整体部署,认真组织环境保护“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活动,并围绕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的议题开展专题调研。通过督查有效推动了市重点建设工程进度,有效监督城市维护费的使用和安排,大力推动城市防汛排涝准备工作,加大对减排工作的监督力度,努力推进公积金制度在芜湖市的贯彻实施。
以“保护农村环境,建设美好乡村”为主题,组织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江淮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活动在芜湖市的影响力、品牌效应持续提升。(下转3版)
新闻推荐
2月“中国好人”候选再现“芜湖方阵”孟秀兰陈小妹吴亚芳三市民“入列”
本报讯(记者 江晟)“学雷锋 在行动·我推荐、我评议 身边好人活动”——“中国好人榜”2月候选人名单日前正式公布。弋江区禹王宫社区孟秀兰,芜湖县花桥镇...
芜湖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