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咸阳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于甲午年孟春正式拉开帷幕。其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其中,“照镜子”是教育实践活动的首要任务,亦是教育实践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的前提和基础。
说到“照镜子”,唐太宗李世民曾讲过这样一段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短短几句话,总结了三种镜子——“铜镜”、“古镜”和“人镜”,阐述了三种功能——“正衣冠”、“见兴替”和“知得失”。而中央提出的“照镜子”,“照”的并非上述“铜镜”、“古镜”和“人镜”,而是“法镜”。“法镜”指的就是党的根本大法和最高行为准则——党章以及中央“八项规定”等。其目的,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对照党章以及中央“八项规定”等,认真查找自己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具体讲,就是查找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自己身上的具体表现。
清人钱大昕有一篇著名的《镜喻》,很形象地描述了“照镜子”的重要性:眼睛能看到别的东西,却看不到自己的脸,只有借助于镜子才能看到……有个相信眼睛而厌恶镜子的人说:“我自己有眼睛,哪里需要用镜子?”时间长了,人们所称赞的美人,他却很少有满意的。他不知道自己脸上有黑痣,泰然自若地说:“没有谁能比我更美。”周围人窃笑,他却始终不悟,可悲啊!愿诸君从中得到启发,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认真地、多角度地“照镜子”,发现自己脸上有“黑痣”,便及时摘除,以防恶变。(B)⑧
新闻推荐
站在新修的“咸阳古渡”旧址上,我们会联想到什么?是昔日作为“长安八景”之一的“咸阳古渡”盛景,还是诗词中“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见证了多少古人离别时的泪水情。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