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宣城新闻 > 正文

市民公德教育任重道远

来源:皖南晨刊 2013-10-15 20:49   https://www.yybnet.net/

听了这则消息,很震惊,虽然事发偶然,但却表明市民公德意识、素质提升任重道远。

近几年来,宣城市坚持月评宣城好人、年度评选感动宣城人物等载体,不断发掘身边好人好事,选树了一批先进典型,其中入选中国好人榜有24人、入选安徽好人153人。

今年以来,市文明委围绕提高市民素质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众多市民在活动中公德意识进一步增强,涌现了一批舍小家顾大家的社区志愿者,他们带起红袖章,积极参与文明创建等公益活动,赢得了广大市民的尊敬。

但确有少数人公德意识不强,把自己利益置于公众利益至上,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下一步,在推进市民素质教育中,我们将部署开展大讨论,明辨是非,引导人们增强公德意识,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努力做到文明言行。加大对好人好事的宣传力度,引导人们学好人、做好事,见贤思齐。广泛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讲文明树新风等道德实践活动,增强道德认同感,引导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要在窗口行业,进一步强化职业道德教育,采取设立委屈奖等形式,把公共安全放在第一位,把职业道德的要求落实在一点一滴的行动上。

(本报记者 汪辉 整理) 

学会理性表达诉求

钱双林(市综治办副主任)

女乘客暴打公交司机事件,虽是反面教材,但更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打人者目前已受到相应的治安处罚,这不仅是对其本人的教育,也是对违法犯罪行为的警示。”钱双林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中得到教育——学会理性表达诉求,暴力和冲动只会让我们受到教训。

钱双林认为,旁观群众不管是从道德还是法律的角度,都应上前劝阻。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市民素质和服务行业素质都应进一步提升,这样,我们的城市才会变得更美。

(本报记者 张玉荣 整理)

有一种服务要做到“委屈服务”

潘弟兴(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

公交车是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我们城市的窗口和形象。公交车文明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市民都应自觉遵守和维护城市文明,共享公交车文明,提高文明乘车意识。但同时,公交车驾驶员作为展示形象的一面窗口,更应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微笑服务,委屈服务,诚信服务,对于一些市民的不文明、不理智行为应该要控制情绪,更加耐心服务,获取理解。

(本报记者 张玉荣 整理) 

市民心中自有一杆“公正秤”

李康(市城管局数字化城管副主任)

我看到了发生在宣城市的公交车乘客打司机事件。除了对事件本身的关注,同时我也关注到,事发后本地网络没有出现恶性的“发酵”现象,而是形成一片对该行为的指责,这表明宣城市民的心中对社会行为有一杆标秤。我还注意到事发时,小孩在投币的时候,身后的几名乘客并没有因为等待的时间过长而改变有序的队形。矛盾发生时,也有乘客及时地上前劝阻制止,这些细节正说明,城市在发展,文明程度在提高。

(本报记者 汪辉 整理) 

公交司机需要理解与支持

潘某(当事司机)

潘师傅2009年进入市公交公司担任公交车驾驶员一职,多年来表现一直很优秀,其驾驶的车辆和路线均被评为优秀。

“作为一名司机,最大的职责是保护乘客的安全!”潘师傅说。

“我们每天早晨6点要准时出车,晚上7点才能下班,工作中需要集中注意力,很是辛苦,希望更多的市民理解和支持我们司机师傅。”“当时,我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如果当时忍住不回骂,也许事情不会这么严重,我也很自责。”潘师傅说。

潘师傅表示,在工作中经常能遇到主动让座给老人的市民,公交车上的文明行为也越来越多,市民的素质总体良好。 (本报记者 汪鸣 整理)

每个人都应该制止不文明行为

张金秀(宣城纺织厂退休工人)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宣城人,当从电视上看到打人一幕时,根本没有想到会发生在宣城,太让人意外了!”我想这位女同志处事实在不冷静,如果您觉着驾驶员有言语不当,可以选择打公交投诉电话,也可以在事后向公交公司的领导反映情况,甚至让司机赔理道歉都是可行的,而她却选择不理智的“动武”行为,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在连续打人现场,有一些热心乘客积极阻止,平息事态,他们的行为是种美德,同样也是见义勇为,值得全社会尊敬和赞扬。我认为,城市文明创建,绝不是每个市民把自己的事“管好”就行了,还应意识到全市居民是一家,发现有人不文明之时,应该向对待家人一样,开导教育他,这样我们的城市才会变得更加文明。 (本报记者 项嘉 整理)

文明是什么?

十八巷网友

“小赌移情”:文明有时就是一种利益的考量。在利益得失面前,我们往往选择让别人吃亏,而正是这样的所谓“精明”,放大了社会的不和谐。“吃亏是福”,这样一句几乎无人不知的名句,有多少人愿意去实践呢?

“竹枝仙人”:讲文明,就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待人,还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陈可”:都是不省事的人,生怕自己吃一点亏。其实,吵架是最不划算的,无论输赢都是一肚子气,何苦来?

“透心凉”:文明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险岛”:但愿从此次打人事件中,宣城人民更加懂得文明、和谐的要义,懂得相互尊重理解他人。

“故乡在宣城”:文明不仅仅是行为,文明更是一种态度。真正的文明,就是我们用宽容的心态和行为,来包容并改变社会上的每一个不文明行为。其实我们离文明还远,因为每个人自身都有很多小毛病……

新闻推荐

宣城市强化直管公房 与保障住房管理

本报讯(记者 余庆)记者近日从市房管局直管公房与保障住房管理处了解到,近期以来,该处从多方面加强对直管公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以及为保障性住房小区配建的经营性...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小事莫小视2013-10-15 20:49
猜你喜欢:
评论:(市民公德教育任重道远)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