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风光 实习生 赵翔韬 通讯员 万方威文/摄
春节长假期间,在阜阳,无论你走进哪家影院,总能看到排长龙的队伍和人头攒动的场面。统计数据也印证了这种红火:大年初一到初六,全市27家影院票房超过了2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一倍多;春节假期结束,火爆局面虽有所降温,但在同类地级市,票房仍遥遥领先。
颍州万达初一票房排第一
今年春节,是市民张家康和妻子刘晓莉第一次一起在阜城过年。大年初一上午,诱惑于《唐人街探案2》,他俩走进了颍州万达影城。原本以为初一人可能不会太多,但网上订票时,他们大吃一惊,很多座位都被抢订一空,最后,只能选择了靠边的座位。来到现场,万达影城内更是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老家电影院开设的比阜阳要早得多,但很少有人气这么旺的时候。”老家在池州的刘晓莉感慨于阜阳观影的火爆。
统计数据显示,初一当天,仅在阜阳颍州万达影城就有1.41万人次观影,票房超过了77万元。“这个数据远超去年同期,并在全国9300家影院中脱颖而出,取得票房冠军。初一至初六,观影人次不减,全国第五,安徽第一。”颍州万达影城的相关负责人介绍。
虽然不比颍州万达影城火爆,但春节期间,阜城和五个县市的影院与去年同期相比都实现了新突破。统计显示,2018年春节,全市27家大小影院,初一至初六票房2179.5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2.04%,观影人次54.35万,比去年同期增长109.76%,增长速度呈井喷状态。
在颍州万达影城的相关负责人看来,这份成绩单除了惊艳的数字外,还有一些微妙的变化,透露出阜阳观影市场的变化。在总票房中,县城票房占比接近50%,比去年增长30%,五线县级城市已经成为票房重要产出地。
不仅阜阳,全国票房市场也呈现出这种趋势。随着各地区影院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三线以下电影市场逐步在全国影市中占领主力地位。而头部院线公司在一、二线城市影院布局的同时加强三四线影院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小镇青年的观影欲望,也推动了三四线乃至五线城市的观影消费。
人口大市电影市场潜力大
对于阜阳而言,人均收入的增加、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等都是票房一路飘红的动力。“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大多数阜阳市民观影习惯已经养成,走进电影院看场电影已经成为人们一种日常消费选择。”市文广新体局广播电影电视管理科科长闫军介绍。
也是这种强劲需求的吸引力,近年来,阜阳市影院呈现井喷式增长。自2011年开始,阜城几乎每年都有新增的城市院线。2012年大地影院成为先锋队,2013年星美影院与之龙争虎斗,2015年万达影院后发制人。另外,2015年各县市新增6家城市院线,2017年阜阳电影院中又添11名新军,目前,全市已有27家大小影院。业内人士认为,按照阜阳人口基数及市民的观影频率来看,如果充分调动市民的观影热情,阜阳还能拓展更广阔的市场,未来1-2年内,阜城将有至少8家新影城开业。
在城市观影市场竞争趋热的同时,乡镇市场被公认为是电影市场的一片蓝海。“鼓励城市院线到较大的集镇落户发展。”闫军说。据介绍,目前国家有多项政策扶持乡镇城市院线建设,补贴力度相当大。城市市场渐趋饱和,影院可以考虑向乡镇延伸。
对于广大居民来说,随着城乡影院的增加,看电影休闲消费已成为生活中一种精神文化消遣的常态。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雪洁通讯员武永生/文本报记者穆可亮/摄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第二批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名单,阜阳市颍东区顺利通过国家督导检查,成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