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精英们
朱晓凯
精英不是谁都可以当的,三国曹魏时期的刘劭在其《人物志》中写道:“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也就是说,只有长得特傲骄的那株小草,只有拚了命跑在最前的那只领头羊,才配叫作精英。而对我们人类来说,如你我这样的小人物,当然对精英望尘莫及,而只有那些卓冠群伦的大人物,才能担得起精英这个名头。这样看来,所谓精英,不过是那些令我们羡慕嫉妒恨的一小撮罢了。
合肥老乡芮成钢就是这一小撮精英中的一员,他是高考状元,毕业于名牌院校,又在美国耶鲁大学镀过金,还是央视经济频道的台柱子。假如这些都还够不上精英条件的话,那么且看:他对数百名国际政要进行过专访,他与比尔·盖茨共进过早餐,他还参加过克林顿的私人聚会。意大利前总理说,能被他这样重量级的记者专访,是一件相当愉悦的事;日本前首相说,为亚洲能有他这样优秀的媒体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耶鲁大学前校长更是对他赞不绝口,称他是活力四射的中国新时代标杆式青年。而他自己也自负得可以,说他可以代表亚洲。可见,我们的这位老乡,的确称得上是木秀于林的精英,如假包换啊!
据说“精英”一词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法国,本意就是“精选出来的少数人”。这些少数人掌握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要远远超出社会的平均水平。因此,在社会的总体层面上,精英有着较普通人强得多的优势,他们的话语权之大,是普通人所无法比拟的。比如,2007年初,芮成钢发表了一篇博文《请星巴克从故宫里出去》,一夜之间的点击率就超过了50万,最终他的建议成了当年两会议案的内容,而星巴克还真的就灰溜溜地从故宫撤走了。精英力量之大,不能不令我们叹为观止。
然而几天前,作为精英的芮成钢却被北京检方给带走了。据媒体披露,芮成钢的家人成立了一家公关公司,而芮成钢则涉嫌利用采访资源牟利。他的部分高端访谈对象,包括外国国家元首和高官,其来华行程、见哪些官员、做什么宣传,包括上多少分钟央视屏幕,都被明码标价。央视内部人员还透露说,“芮成钢认识很多高官,能量很大。”换句话说,芮成钢不仅是位精英,更是个异常精明的生意人,他利用央视的平台大搞利益交换,终于一不小心栽了跟头。
北京大学著名学者钱理群曾在一次研讨会上批评了当下的大学教育,他说国内一些大学,包括北大、清华这样的名牌院校,都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智商超群,又世俗老到,且精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现有体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钱理群认为,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可能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事实上,钱理群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很多在走出校门之后,成了社会的精英,就如同芮成钢一样。他们有着很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却常常有意误导大众的兴趣取向;他们有着非常明确的个人诉求,却常常将其包裹进公众利益的外衣之中;他们谈起“国家”“民族”往往口若悬河,却为牟一己之私而不惜挺而走险;他们人前关注弱者的生存,却在人后攀附权贵,与强者为伍。总之,这些精英大多是在矛盾中综合,又在矛盾中被一次次解构。
他们究竟是精英还是精明?其实这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罢了。许多精英自始至终,都在异常精明地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而当他们算珠拔不下去的时候,作为看客的我们,就只能“呵呵”一笑了。
柯建刚
牙米
在天涯论坛厮混的那几年,一个网名叫上下结构的玩得风生水起,文武昆乱不挡能扯点东西;在数场版面混战骂架中,也能说上几句不疼不痒的俏皮话。一次聚餐,他带着锥子般的小脸来了,嚅嗫地说他叫柯建刚,真人很闷。
他老家是安吉的梅州,中专毕业后就一直留在合肥,他说毛主席曾经说过:合肥是个好地方。所以就死心塌地地留在异乡开始了笨拙的生活。
转眼十几年过了,此生如寄的日子让他过得活蹦乱跳反客为主,在合肥买了房,成了家,他的圈子宽且杂,身边环绕着各种成功人士,比如某个歌手、比如某个写手、说明他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只是离出名差了一点运气。
我们在一起混过几年,做过一些不靠谱的事,合伙做枪手写过书,还写过一些到今天都没播出来的剧,虽然事情到终了都没成,他从没有怪我,至少他没有反目恶语相对,我觉得这个柯建刚挺靠谱的。
他对生活有旺盛的想象力和执着的行动力,就像你心里总想着一件事,那件事就会发生似的。他总说自己命中有贵人相助,在广告公司做文案的时候一直异想天开要做编剧,忽然天上就掉了馅饼砸中了他,他成了编剧。当然,我们都知道光凭想象力是不能成事的,他有点才,不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及世界名著能教给他的。他对形容语境的理解非同寻常,他写过个故事,说男人解开了女人的衬衣,觉得自己中了百万大奖,那女人是个大胸。写得既不色情也不情色,但是朴素表达每个人都能懂。所以他不是闷,是闷骚。
他成天把发大财成天挂在嘴上,哪怕在和你聊天,也不忘自我鼓励地重复几句:我一定会发财的!那种认真的劲头让你不由得相信。他发财的主意也多如牛毛,最新的一个是在我们公司对面摆个蛋饼摊,接着在旁边挂个牌子,写上他曾经是我们公司的经理以及相关的作品,同事们去吃饭还能享受八折,在网上曲意迎合炒作下,他一只手端着茶杯,另一只手在空中不停地指指点点,慷慨激昂得不行。不要怕丑,更不要怕姿态低,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不是么?他东西写得不错,创业的主意也挺好,皆因为他的生活姿态够低调。
挺聪明的柯建刚,最可惜的是嘴笨,不会说话,说出来的也不是别人想听的东西。在广告公司,不会说话是个致命的死穴,柯建刚在纠结和矛盾中孤独地坚守着死穴。他的身体和精神是有时差的,在我们共事的那段日子,他座位上总笼罩着重重乌云。大概是太累了,在白天,他一手夹着烟,另一只手握着空易拉罐,坐在沙发上发呆,像个傻子一样。他的纠结开始像传染病,有一天他养的鱼从鱼缸里蹦跶出来,显然不是为了跳龙门,是为了解脱,麻痹那一刻,柯建刚说他再也不能忍受了!他提出了辞职。
他依旧一门心思要发财,从编剧往手工匠人的路途上发展,要知道,淘宝上他柯建刚纯手工制作的钱包带着意大利海风的味道,居然要卖两千块钱一只。上个月,他又放弃了匠人的身份,带着坚定的信念北上了。如果他真的发财了,我会替他高兴,在公司对面卖鸡蛋饼挂简历的的事就不会有人和我抢了。
柯建刚说时间像一把熨斗,这把炙热滚烫的铁兽啊不仅熨了他年少的心,也把他的锥子脸熨成饼子脸。对,他是有点才的,不知道神能不能看见,其实是有的。他说生活就像姑娘的罩杯,也许是A,也许是B,甚至是C,不可捉摸得超过我们的想象。
新闻推荐
采访对象:合肥滨湖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孟庆珍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天高云淡的日子里本该满血复活,奈何总是浑身乏力,慵慵懒懒,肿么办?医生告诉我们,衣食住
采访对象:合肥滨湖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孟庆珍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天高云淡的日子里本该满血复活,奈何总是浑身乏力,慵慵懒懒,肿么办?医生告诉我们,衣食住行都要发力哦!秋乏是个啥玩意儿...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