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拓展营启动在即
十年格桑花,一场安徽公益圈的蝴蝶效应
2005年2月19日,由志愿者洪波发起的“格桑花西部助学网”正式开通,直到今年正好是“格桑花”的第十个年头。在他们十年日历的封底上印着这么一段话:“人只能在毫无心机的情况下,才能巧遇到爱。你会发现这种爱超越了时间的范畴,属于个人,也超乎个人,可以专一,也可以遍布,就像一朵花的芬芳,你能闻到它,也可能毫无知觉地擦身而过,那朵花为每一个人绽放。”晃晃十年,格桑花的蝴蝶效应震撼到了每一个人。但凡相识,必然驻足。
缘起郎木寺之旅的故事
2014年,洪波获得年度“心动安徽最美人物”称号,一切关于“格桑花”的美好而又温暖的故事,都由她而起。在合肥,一提起“格桑花”,人们想起的不仅是那种美丽的花朵,还有一个温暖的公益组织。
洪波,是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审计科高级工程师,“2004年春节的时候,我到郎木寺来旅行,看到了卓玛草、拉毛草,捏着一根虫草,见到我就问阿姨你要不要虫草,卖的虫草的钱去换学费,这件事情给我触动很大。我就发了一个心愿,要通过我的努力,发动朋友,我们要帮助100个孩子上学读书。”说起初次关于“格桑花”的梦想,洪波如是回忆道。
然而公益助学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切事情在最初开始时总是显得特别困难。
“当地的教育局怀疑我们,问我是什么人?什么组织?是不是骗子呢?因为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个人要捐助这么多孩子。我当时急中生智说我们是格桑花西部助学的,因为格桑花是藏族人最喜欢的花;我又说,等我把钱汇过去不就可以知道是不是真的帮孩子了吗?他们想想也对,就答应了。”
而奇妙的化学反应就在这之后产生了,洪波的身边突然间出现了很多有爱心愿意帮助孩子的资助人,以至于两个月时间都不到,一百个孩子就一对一全部都结好对。这件事情让她坚定了信念,2005年2月,热心公益的洪波创办了“格桑花西部助学网”。每天下班后,洪波就会在电脑前敲打不停,处理求助信息、核对捐款账目、受理新义工的申请和培训等繁琐的工作,常常让她忙起来忘记了时间。与此同时,看似娇弱却很顽强的“格桑花”也在她的努力呵护下逐渐成形。
一场关于爱心的蝴蝶效应
格桑花是青藏高原上生命力极其顽强的一种野花,它代表着爱与吉祥,象征着青藏高原上的孩子们的未来。洪波为这个由千千万万颗爱心汇聚而成的民间草根组织取名“格桑花”,就是希望它也能像高原上的格桑花一样,扎根乡土,生生不息,绽放在更多人的心中。
经过四年时间的积累和努力,在2009年,“格桑花”网站在青海省正式注册为“青海省格桑花教育救助协会”,从这一天开始,格桑花正式扎根在了青海,在这一片神秘而又颇具魅力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壮大起来。
自2005年成立以来,格桑花总共为西部少年儿童教育募集各类物资和资金8000余万元,有近22万名青少年得到帮助,1千余名志愿者为格桑花提供了各项志愿服务,格桑花的捐助人也已经超过20万人次。 工作人员、志愿者及捐助人遍布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且先后在西
新闻推荐
不要御宅,满血出动前段时间看剧,《虎妈猫爸》,刚开始十集之内,我还为虎妈为了女儿的学区房那样折腾颇为感同身受,感慨不已。接下来一家人深井冰一般的各色上演,就让我再也看不下去了,也立即顿悟,戏剧...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