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历来水利兴则粮食丰、邦国固。凤台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治水兴县”战略,在“合力兴水、广惠民生”主题指引下,带领全县人民发扬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奋斗精神,争取项目、整合资金、领导联挂、全县推进……以建设“八小”水利工程为重点,大兴农田水利,经过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提升,为确保粮食生产连续十一年增产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农业得发展、农民获收益、政府赢民心的显著效果。
思路决定出路,全县上下“一盘棋”,确保凤台县水利建设实现创新和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生态建设、饮水安全、河道治理等县级重点工程架起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脊梁,“实施三大工程、深化一项改革”奠定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辉煌,使项目更加突出,效益更加显著,成效更加卓著,创历史新高。
以大型水利为先,实施河流整治工程
架河上段和架河下段整治工程是凤台县水利工程建设重点项目,总投资8250万元。截至目前,架河上段整治工程完成投资2500万元,架河下段整治工程完成投资2660万元。工程于2014年上半年相继开工建设,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征迁工作已全部完成。架河上段工程去年底全部完工,架河下段整治工程去年底完成80%。工程竣工后,架河流域防洪标准可达2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5年一遇,可保护人口14.4万人,保护耕地17.5万亩。同时,去年完成投资8845万元的永幸河泵站拆除重建工程,该工程为堤后式泵站,工程规模属大(2)型,设计装机5台套,单机容量 1250KW,总装机容量6250KW,设计排涝流量80m3/s,灌溉流量40m3/s,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引水渠、新建节制闸 (上闸)、前池、泵房、压力水箱、穿堤出水涵(含出口防洪闸)、灌溉出水涵、出水渠和变电站等。2013年开始新建的城北湖泵站工程,也已完成主体工程,并进行联合试运行,具备防洪排涝能力。该工程设计排涝流量为100m3/s,设计扬程6.3m,安装机组5台,单机容量2200kw,总装机容量11000kw,使城北湖流域的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泵站工程等别为II等,泵站规模为大(2)型。城北湖泵站工程由新建引渠、生产桥、拦污检修闸、前池、泵房、压力水箱、穿堤出水涵及变电站等建筑物组成。工程总投资15476.45万元。
在治理中,凤台县水利局把防洪工程与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生态相结合,建成集防洪保安、改善生态、美化乡村、居民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工程,实现河道治理综合效益最大化,同时也为生态河道治理积累了丰富经验。
以改造提升为主,实施“八小”水利工程
“八小”事不小,小沟小渠惠民生。近年来,根据省政府皖政 [2013]66号文件精神,凤台县高度重视“八小”水利工程,稳步推进工程建设,既解决了老百姓用水难题,也使水患变成了水利。该县通过多方投入资金、跟踪服务、强化督查等方式,扎实推进以“八小”水利工程为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工作,认真开展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行动计划,在制定规划、明确任务的同时,全额落实县级配套资金,确保“八小”水利工程有序实施,取得了良好成绩。去年完成小型泵站改造4947千瓦,河沟清淤23条,塘坝扩挖30口,中小水闸维护加固8座,中小灌区改造0.8万亩,新建修复机电井16眼,末级渠系改造6万亩,完成投资3250万元,去年底全部完工验收。
以民生水利为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当前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是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凤台县大胆探索适合农村发展的供水新模式,取得明显成效。该县自2007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建设资金1.04亿元,打深井39眼,安装深井供水及消毒设备33台套,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 19.07万人(不包含经济开发区和李冲乡),覆盖凤凰湖、刘集、桂集、钱庙、岳张集、新集、顾桥、杨村、尚塘、关店、大兴集等11个乡镇74个行政村。2014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涉及马店、尚塘、丁集、古店、凤凰镇5个乡镇14个村、15所农村学校。工程总投资1990万元,于2014年9月15日开工建设,去年底全部完工,可帮助解决3.65万农村居民和0.55万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涓涓清流润民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给凤台县群众切实带来实惠,群众亲切的称之为德政工程。
以改革创新为本,
着力健全建管机制
凤台县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规范建设管理,坚持效能优先,确保工程质量。坚持全面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结算审计制、监督全程制“六制”。建立工程联系机制,县政府成立了水利重点工程指挥部,对重点工程的测量、放样、治理标准、质量等全程进行监督,力争做成样板工程、示范工程。同时,县政府分管负责人不定期调度水利工程建设,及时协调处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规划合理科学、工程建设规范有序、工程验收从严把关,从而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
水利建设“三分靠建、七分靠养”。因此,早在去年,凤台县就创新健全水利工程建管机制,制定了《凤台县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建设和管护改革实施办法》,全力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按照“产权有归属、管理有载体、运行有机制、工程有效益”的要求,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择管理体制改革方式,编制了《凤台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凤台县积极探索水利工程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模式,通过市场手段培育和发展农民用水协会、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物业化管理等多种形式的新型管理服务组织,进一步强化政府购买服务,提升新型农村水利管护水平。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原则,去年选择了凤凰镇酒东村、桂集镇桂农合作社、钱庙乡凤台菁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杨村镇店集糯米专业合作社和凤台县种子公司5个新型管护组织开展试点,覆盖面积9373亩,开展试点小型水利工程468处,建立各类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组织80个,发放“两证一书”80个,使农村水利管护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积极探索工程建管长效机制。通过改革水管体制、水价、产权制度,努力建立良性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四个落实”,即落实经营管理主体,落实工程安全责任、防汛抗旱责任和维修养护责任主体,落实管理标准,落实监管措施。明确产权主体,筹措管护资金,真正走上平时有人管、坏了有人修、更新有能力的良性轨道,确保农村和农民长期受益。 高博 程荣胜菱角湖排涝站全景尚塘乡黄圩村防渗渠工程
茨淮新河八一林牧场拆除重建后的永幸河泵站
凤城水岸
新闻推荐
天长精准施肥惠民入户本报讯 近日,天长市推进实施 “精准施肥惠民入户”工程,对农民进行专业培训,让他们会选肥、会配肥、会施肥。据测算,通过精准施肥,农户常用耕地每亩每季节本增效50元以上,全市...
凤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凤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