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玲琳
成百上千只白鹭或高翔于青山绿林间,或在潺潺小溪边嬉戏;蜿蜒整洁的水泥路,宛如一条玉带镶嵌在一幢幢粉墙黛瓦的徽州农舍间;昔日高耸在屋顶的烟囱、堆放在门前屋后的柴垛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根根低压电线。
11月14日中午时分,记者来到休宁县溪口镇冰潭村,感受到电气化建设给农村发展带来的蓬勃生机。走进村民吴向阳的家,厨房内整洁干净,电炒锅、电饭煲、电磁炉、电水壶等一应俱全,吴向阳的媳妇正在准备家人的午餐。
“这得益于我们村实施的‘以电代燃\’项目。过去,别说干副业,就是生活用电都满足不了,电压不稳,电灯像个煤油灯,忽暗忽明。现在好了,我们也过上了像城里人一样的电气化生活!”吴向阳对记者说,以前烧饭做菜要用柴火,大家上山砍柴不仅破坏了环境,有时还影响了村民和谐。
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夏平介绍,过去绝大多数村民的生活燃料主要靠薪柴,且大多数使用老式柴灶,热利用效率低。为解决山区农村居民生活燃料问题,合理利用能源,巩固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成果,保护冰潭村生态环境,冰潭村从2008年开始实施了“以电代燃”项目。
冰潭村位于新安江水系的率水河上游,当地在各级政府支持下进行了五明水电站工程枢纽建设,这是该县率水干流梯级开发规划的第四座水电站工程。2011年,该县对原电站进行增容扩建,扩建后装机容量达1300千瓦,年发电量536.5万千瓦,达到了项目实施区的供电要求。
项目区主要分布在溪口镇内3个行政村,共改建供电线路62.5公里,配电台区31个,总电量830千瓦,进户改造1282户。同时改善村民的生活安全饮水,完成村内道路硬化30多公里,并发放电炊具补助金11.5万元。现在,冰潭村400多户1370多人全部享受到“以电代燃”项目的成果。
据统计,从2009年电网正式发电开始到现在,冰潭水电自供区以电代燃共为村民节约电费300万元。项目区农民人均每月少支出电费15元,每年还节省煤炭8611吨、薪柴717.6万公斤。“以前烧柴火,厨房里都是灰,脏死了,哪有现在这么好。”村民朱传民说,以电代燃不仅让村民节省了劳动力、享受到了低电价的实惠,更保护了山场。
新闻推荐
11月22日,休宁县兰田镇前川村,村民正在投工投劳浇筑水泥路面。据了解,前川村的道路由于损坏严重,给村民出行带来不便,该镇、村通过“一事一议”,投资投劳对该村道路进行修缮,并于近日全部完工。...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