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周连山本报通讯员 王 敬
“各位村民,这几天天气晴好,正是给大油菜施苔肥和给小麦施拔节肥的好时候,请村民抓紧到田里除草施肥,不要误了农时……”日前,记者来到全椒县二郎口镇广平村,远远地就听到村部的大喇叭的播音。
正在村广播室播音的是该村党总支书记徐仕友。徐仕友担任村支书30多年,越来越感觉到,农村广播是目前农村最实用的宣传工具,村干部离不开,村民离不了。谈到设立广播站的初衷,他对记者说,现在的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部分时间都在外打工,集中开一次群众大会很难。遇到防汛抗旱等紧急情况,任务布置不下去,村一班人急得直挠头。而村民们都有听广播的习惯,遇到事情,只要村里广播发条通知,村民们就都知道了。为此,几年前徐仕友就下决心,要在村里建一个功能齐全的广播站。
2012年,徐仕友带领村“两委”干部,压缩开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3万多元,购置并安装了广播设备,当年7月份,建成了全县首个村无线调频广播室,全村24个村民组都安装了大喇叭。看着崭新锃亮的大喇叭,徐仕友和村民们一样心里乐开了花。
“要讲到这个广播站的好处,真是说不尽。”徐仕友激动地给我们掰起了指头:农民合作医疗保险、农民养老保险以及国家收购粮食保护价格等惠民政策,我们都要通过它向村民宣传;《土地承包法》、《水利法》和《森林保护法》等知识,我们也给村民广播讲解;另外,现在农村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留守在家里几乎是老人和儿童,村里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经常召开广播会,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如夏季防水、冬季防火、平时防盗等。特别是在农作物防病治虫的关键时期,村里接连召开广播会,发布虫期信息和预防方法,为农民致富增收提供了服务。
新闻推荐
针对美好乡村建设存在的“事难理、议难决、决难行”问题,全椒县引导农民自主成立村民理事会,牵头议政理事—— 本报记者 罗宝善做思想工作,村民从不理解到都支持如今,走进位于碧云湖景区的全...
全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全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